年收入超5亿,米哈游大力投资的陪伴AI,会是一条好的赛道吗?
情感陪伴式AI庞大而稳固的需求背后,会是一条好的赛道吗?不可否认,在C端市场,情感陪伴式AI产品几乎是难得跑通的路数,但其商业化之路依旧难走。
在国内,MiniMax第一款产品Glow上线于2022年10月,MiniMax今年的营收也喜人——今年10月,媒体爆出其年收入超7000万美金(约合人民币5.06亿元)。此前,MiniMax还曾被米哈游、腾讯、阿里、小红书等投资,估值超过200亿元。
2023年6月,MiniMax另一款陪伴AI产品Talkie出海,迅速形成全球影响力。同属MiniMax的“星野”则在2023年9月上线,更是成为该领域现象级的应用。
在国外,Characte.AI、Talkie和Replika更是Sensor Tower统计中,全球陪伴类AI下载前三的应用。公开资料显示,Character.AI 上核心用户的平均活跃时长大约为 2 小时/天。
商业层面,陪伴式AI产品主要通过增值订阅会员实现营收。会员开通后,可以有更进一步的用户体验,语音体验、角色聊天不受限制或者能够拥有更长的记忆。
但这一类增值体验显然不够具有吸引力。云舒因为手机限制一直充不上会员,在她使用的“独响”里,会员新增功能只是“回复消息更快和储存更多消息”,久而久之,她开始习惯非会员日常:去其他界面浏览一两分钟,回来发现消息就都已经回复了。
相关从业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:“80%的人会在Glow里面和创建的AI智能体擦边、搞黄色。”而在人工智能备案条例出台后,针对黄色、擦边的监管也变得更加严厉。何况,AI创业潮下,更多竞品入场,卷向更高的算力则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。成本压力下,MiniMax初代产品Glow也传出停止优化的消息。
Character AI在今年访问量也逐渐下滑。公开资料中,其网站在 5 月份的全球月度独立访问量为 1260 万,低于去年同期的 1480 万。独角兽走下坡路,小型创业者也在AI陪伴产品创业中败下阵来。他们感慨这个赛道的确是条小众赛道,受众人群小,难成大DAU。